本 站 搜 索 |
阅 读 排 行 |
|
文 章 信 息 |
 |
梦是什么 |
|
|
[文章分类:娱乐 / 梦的解析][阅读选项] |
|
梦是一种奇异现象,而做梦的经验,也是人所共有的。但在人类文化中,无论古念中外,对梦的了解,始终是一个谜。在未开发的部落社会里,往往把梦看成是神的指示或魔鬼作崇,固不足为奇。即使在现代化的文明社会里,仍然浒着对梦的诸多迷信。在我国的文化淬中,有关梦的故事更是不一而足。诸如:庄生梦蝶、黄粱一梦、梦笔生花、江郎才尽、南柯一梦等,都是历来为人津津气道的梦故事。惟中国与西方在对梦的观念上,似乎自古以来就有所不同。希腊哲人柏拉图曾说:"好人做梦,坏人做恶。"而中国的祖先却相信"至人无梦"。至人者,圣人也;意指圣人无妄念,所以不会做梦。以今天心理学上对梦的科学研究发现来看,古时中西对梦的看法,实在很多误解。根据现在心理学家的研究,无分好人坏人,无分圣贤愚鲁,人人都会做梦,甚至,连动物也会做梦。因为,动物睡眠时眼球也会快速跳动(有机会你可以观察一下狗的睡眠)。不同之处,就是动物不能在醒来之后,像人那样"梦话连篇"而已。
所谓梦在心理学上的一般解释是,梦是睡眠期中,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在此心理活动中个体身心变化的整个历程,称为做梦(dreaming)。
1.在一个典型的夜睡中,一般人的第一个梦,大约出现在入睡后的90分钟。梦境的持续时间,约为5-15分钟(平均为10分钟),整夜的睡眠时间内,在睡眠的各个阶段循环出现,而在一夜内大约要做4-6个梦;总共大约有1-2小时的睡眠时间,是在梦中。
2.每夜都会做4-6个梦,为什么醒来后只能记得极少数的梦呢?对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看法:其一是干扰论的看法:认为数个梦彼此干扰,新做的梦,干扰了前面的梦;虽然在一夜之间梦境连连,早晨起床时,很可能只记得临醒之前的最后一个梦。此一解释,大致符合一般人的经验。其二是动机性遗忘论的看法:认为梦境中多属令人不愉快的事,当事人不记忆,以免引起焦虑。这个解释,不符合一般事实。因为,事实上一般人所记忆的梦境,并非全属令人愉快的事。其三是讯息处理论的看法:认为做梦都是在短时间内完成,在性质上均属短期记忆。短时记忆如不经复习或输入长期记忆中去加以贮存,自然很快就会忘记。这是一种认知心理学兴起以来的新的解释法,看来较为合理。
随着现代心理学的进展,对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千百年笼罩在梦境中的神秘面纱被渐渐撩开,“有梦睡眠有助于大脑健康”,就是最近的研究结论之一。
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梦的基础。据研究,人们的睡眠是由正相睡眠和异相睡眠两种形式交替进行,在异相睡眠中被唤醒的人有80%正在做梦,在正相睡眠中被唤醒的人有7%正在做梦。一个人每晚的梦境可间断持续1.5小时左右。由于梦相伴睡眠周期循环规律,所以在异相睡眠中醒来的人,感觉梦多,而在正相睡眠中醒来的人,感觉梦少。此外,人能记住的梦多在快进入觉醒时,而刚入睡的梦早就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这也是人们感觉梦多或少的另一原因。
人为什么要做梦,不做梦会有什么反应呢?科学工作者做了一些阻断人做梦的实验。即当睡眠者一出现做梦的脑电波时,就立即被唤醒,不让其梦境继续,如此反复进行,结果发现对梦的剥夺,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生理异常,如血压、脉搏体温以及皮肤的电反应能力均有增高的趋势,植物神经系统机能有所减弱,同时还会引起人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如出现焦虑不安、紧张 易怒、感知幻觉、记忆障碍、定向障碍等。显而易见,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人在梦中是以右大脑半球活动占优势,而觉醒后则以左侧大脑半球占优势,在机体24小时昼夜活动过程中,使醒与梦交替出现,可以达到神经调节和精神活动的动态平衡。因此,梦是协调人体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人的注意力、情绪和认识活动有较明显的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智能有很大潜力,一般情况下只用了不到1/4,另外的3/4潜藏在无意识之中,而做梦便是一种典型的无意识活动,通过做梦能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把新知识与旧知识合理地融合在一起,最后存入记亿的仓库中,使知识成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梦境可帮助你进行创造性思维,许多著名科学家、文学家的丰硕成果,不少亦得益于梦的启迪。
有人对英国剑桥大学卓有成就的学者进行调查,结果有70%的学者认为他们的成果曾在梦中得到过启发。瑞士日内瓦大学对60名数学家也做过类似调查,有51人承认许多疑难问题曾在梦中得到解答。如果人不会做梦,则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心灵及个性上的紊乱,甚至影响思维灵感的发挥。
无梦睡眠不仅质量不好;而且还是大脑受损害或有病的一种征兆。临床医生发现,有些患有头痛和头晕的病人,常诉说睡眠中不再有梦或很少做梦,经 诊断检查,证实这些病人脑内轻微出血或长有肿瘤。医学观察表明,痴呆儿童有梦睡眠明显地少于同龄的正常儿童,患慢性脑综合征的老人,有梦睡眠明显少于同龄的正常老人。
最近的研究成果亦证实了这个观点,即梦是大脑调节中心平衡机体各种功能的结果,梦是大脑健康发育和维持正常思维的需要。倘若大脑调节中心受损,就形成不了梦,或仅出现一些残缺不全的梦境片断,如果长期无梦睡眠,倒值得人们警惕了。当然,若长期恶梦连连,也常是身体虚弱或患有某些疾病的预兆。
记录梦境的几个小技巧:
一、 準備一本筆記本和筆,放在床頭
聽來似乎愚蠢,不過這真的很重要;有人是建議最好選一本較特殊的,專門用來記錄夢的本子放在床頭,也有人甚至建議擺台迷你錄音機在枕頭邊。這些準備,目的都是為了讓你在剛醒來的時候就能記下你的夢。
二、 睡前自我催眠
其次,睡前你可以做一點類似自我催眠的工作,比如告訴自己,我一定要記得今天晚上的夢,懷著這樣的信念去睡覺,醒來後會比較容易回憶起你的夢境。
嗯,聽起來也很可笑是吧?不過,有好幾個朋友,都告訴我,他們很少做夢,或是認為他們的夢通常沒太多意思,沒什麼好記的,可是,他們試了上述的方法後,後來都很高興的打電話給我,說他們原來也有做夢,而且他們通常會很訝異的發現,他們的夢其實一點也不單調,反而有趣並且迷人極了!
三、 一醒來就立刻回想
每天早上剛醒來,是你記得醒來前最後一個夢,最多內容的時候,如果這時趕快,無論用什麼方式記下夢,會有較好的效果;不然,如果沒時間,就算是寫下幾個關鍵字,也有助於回憶。一開始回想不起整個夢是正常的,和我們回想許多事情一樣,從後面慢慢往前面回想,你會發現能慢慢回想起很多原本想不起來的夢中細節。
如果剛醒來就被別的事情打斷,比如在媽媽的叫罵聲中起來去上學,或是一起來就跑到電腦前打昨天沒破關的電動,那對於回憶夢境是較不利的;同樣的道理,被鬧鐘吵醒對於回憶夢境也很有傷害。如果你一定要用鬧鐘,那睡前自我催眠的方法也可以用在這裡,你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在鬧鐘前響之前起床,你慢慢就會發現自己真的可以提早醒來。
知道一些基本原則後,最後就是習慣的問題了,和寫日記與許多事情一樣,當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成為一種習慣後,你記得的夢境內容就會越來越詳細,夢裡面的情緒和細節往往是關鍵,如果你試著去解析自己的夢之後,會發現這真是一件很有樂趣的事。
為什麼记录你自己的梦?
在生活繁忙的现代社会,人们似乎很难像古代每日无所事事的贵族们,记下自己的梦,然后细细推敲其中的奥妙。 总之对许多人来说,这种无聊事,大概只有在看心理医生,和Discovery频道中才会出现。
我自己的想法呢?无关佛洛依德,只是很单纯的回到梦的本身。梦是有趣的,这样就够了!
於是我自己的出发点是:记录梦,只因為那真的很有趣。
不过后来我才发现,就算是基於好玩,记下的一些梦,往往日后也会有原本意想不到发现。
这样也许还不足以说服你,那麼请参考一下后面的几个理由,找一个当做自己的动力吧: 你可以藉著梦,更瞭解自己的个性; 你也可以藉著梦,瞭解目前自己的心理状态,比如说工作压力来自何方,或是感情上的问题出在哪裡,说不定眼前的问题就因此迎刃而解了喔! 当然也有很玄的说法,你可以从梦中找出一些未来的暗示; 总之,无论是什麼理由,那都很值得鼓励。
你是不是有点心动了?
|
文章作者:未知 更新日期:2006-05-03 |
[文章浏览:][打印文章][发送文章] |
|
|
|
|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