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发布文章][发布软件]  [中文繁體] 
 文章·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本 站 搜 索
[选项]
   推 荐 文 章       More...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口诀、释义、计算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口诀、释义..
  节气起源   二十四节..
中国年号列表 中国年号列表
  汉朝和新朝  西汉  建..
吉祥画、龙凤呈祥、八仙过海、白头偕老等的由来 吉祥画、龙凤呈祥、八仙过海、..
  吉祥画系列传说   中..
生活中常说的词语(成语)知识 生活中常说的词语(成语)知识
  【四大名绣】苏绣〖苏州〗..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
  1、中华民族概念提出 ..
《二十四孝》图文 《二十四孝》图文
  知道“二十四孝”的人,已..
龙的起源——身世之谜 龙的起源——身世之谜
两千三百年前,一位诗人同时又..
河洛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 河洛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
河洛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 河洛..
   阅 读 排 行
释迦牟尼佛成佛全历程(图) 释迦牟尼佛成佛全历程(图)
  一、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
历代祭黄帝陵诗词选 历代祭黄帝陵诗词选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点燃圣火(图)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点燃圣火..
第一棒火炬手许海峰高举火炬从..
关于编修族谱或家谱 关于编修族谱或家谱
编修族谱或家谱,女性入谱是一个..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
  1、中华民族概念提出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术(图)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术(图)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
一睹世界上各种奇特的桥(图) 一睹世界上各种奇特的桥(图)
南针峰桥   南针峰桥位于..
中国历朝历代及统治者简介--唐朝 中国历朝历代及统治者简介--唐朝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由..
文 章 信 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的由来及国体、政体、共和等
评论()][留言][收藏
[文章分类:文化·历史 / 未分类的][阅读选项
  1949年6月15日至19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成立并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的任务是:完成各项必要的准备工作,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关于新中国的国体,经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反复酝酿,确定为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新中国的政体确定为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这些有关建国的基本问题,经向新政协筹备会各方面代表宣传和解释而达成基本一致的意见。对于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名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此前的文件、指示中,一般常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称呼。在新政协筹备会起草各项文件的过程中,一些代表对这个国名进行了讨论。

  负责起草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第四小组把关于国名的意见归纳了三种名称。以董必武为首的组织法起草委员会先后三次开会,逐一讨论了国家名称、国家属性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并征求了有关专家的意见,写成了政府组织法的草案初稿。经8月17日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修正,通过为组织法的初步草案。在这个初步草案里,新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9月7日,周恩来在北京饭店向已到北平的政协代表及各方面有关人士作《关于中国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报告。关于国名问题,周恩来解释说:“民主”与“共和”有共同的意义,无须重复。而这两个都包含了民主的含义。在国体上是用共和,在性质上则用民主。作为国家还是用“共和”两字比较好,所以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可以说是民主了。在外国,“共和”和“民主”是一个字,而在中国,却将它定为两个字了。周恩来继续说明: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国名是“中华民国”,有共和的意思,但并不完全,可以作双关的解释,而且令人费解。因为在辛亥革命时期,俄国十月革命尚未成功,那时只能是旧民主主义的。在那以后由不完备的旧民主主义进步到完备的新民主主义。今天,为了使国家的名称合乎国家的本质,所以我们的国名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少数民族也应该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承认他们的自治权。因此,我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名是很适当的。

  9月22日,董必武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草拟经过及其基本内容》的报告。报告对组织法草案的总纲作了几点说明,第一点就是关于国家名称问题。董必武说:张奚若先生以为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不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现在采用了最后这个名称。因为共和国说明了我们的国体,“人民”二字在今天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是指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人,它有确定的解释,这已经把人民民主专政的意思表达出来,不必再把“民主”二字重复一次了。这个意见,为政协全体会议所接受。向大会提交的几个文件中,原来的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均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的正式确定,完整准确地体现了新中国的国体,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经过新中国50年的蓬勃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名称已经成为全中国各族人民历久不息的凝聚力的象征。

  在中国,事情非常明白,谁能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谁就能取得人民的信仰,因为人民的死敌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而特别是帝国主义的缘故。在今日,谁能领导人民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并实施民主政治,谁就是人民的救星。历史已经证明,中国资产阶级是不能尽此责任的,这个责任就不能不落在无产阶级的肩上了。

  所以,无论如何,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这些阶级,或者已经觉悟,或者正在觉悟起来,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国家构成和政权构成的基本部分,而无产阶级则是领导的力量。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

《走向共和》轰动一时,很多人把关注点放在对几位历史人物的“翻案”上,但笔者却同意张英红的观点:它的意义在于,把一度沦为“敏感”词汇而远离人们的自由、平等、博爱、民主、共和、宪政等人类政治文明普世价值的核心概念,通过剧中人物大大方方地高喊出来,激发了在政治上趋于沉寂的国人对共和理想的热情关切;她唤起中国人对民主共和的新诉求,对政治文明的新热情。

  1、什么是共和

  今天大家使用的很多社会理念,比如市场经济、所有权、民主政治、代议制,都是有着明确含义的;可是,“共和”一词却有着模糊性,当初近代学者翻译时,引用的是“周召共和”的典故,古语有“共者,公也”,但单从“共和”的字面是看不出明确意思的,实际上,今天的中国学术界对它的定义有着种种分歧,在这里我只提出我个人的看法。

  共和制的原文是 republic,笔者查阅了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的辞典,上面的解释是:一种政体,其最高权利属于全体公民,他们拥有选举官员和议员的权利。这样看,共和制就是民主政体。笔者手头有一本《欧洲民主史》,作者萨尔沃是佛罗伦撒大学教授、国际代议制机构史委员会主席。从他谈的材料我们可以对“共和”有一个理解。欧洲自罗马帝国、中世纪,直到15世纪的英法等各专制主义国家,实施的都是专制政体;而近代第一个提出新的政体形态的,是孟德斯鸠。他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有三种政体:君主一人专权的、贵族集体掌权的、全体人民掌权的,它们分别称作:君主政治、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共和国就是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所以到了美国立国时,都是将“共和”“民主”并用。因此我的看法是:共和制就是民主政体。

  2、现代政治形态

  但现代政治形态并非民主一个要素,因为任何一个社会规范体系都必须同时包括两方面内容:确定社会规范和决策管理的程序方面、社会规范和决策管理的内容方面。

  民主只是程序方面。它决定一项法律、政治决策或官员的当选是否具有合法性。民主政体规定所有公民用投票的方式,少数服从多数,来立法和选举行政官员;法律可以用民主的方式增加、修改或废除,官员可以用民主的方式定期更换或不定期弹劾。但法律一旦制定就必须执行,官员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也拥有行政权力。这些就是作为程序的民主政体的含义。

  但是,民主既不管法律的内容,也不管官员究竟是谁;这些属于社会规范和决策管理的内容方面,比如每个人都拥有生命权、财产权、追求幸福的权利,人人生而平等;比如美国对黑人曾经作出的歧视性法律,比如美国后来给予黑人平等待遇的平权法案;比如总统做的各种决策、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所有这些都必须经过民主程序才具有合法性。

  一个社会体如果没有民主,那就肯定不是现代政治形态;但是,如果有了民主,却没有人权观念、没有平等观念、没有明晰的产权制度、没有新闻自由等这样一些社会规范的内容,那仍然不是现代政治形态。

  法国大革命造成了被无数人斥责的“多数人的暴政”,怎么办?不能就因此而废除民主制,而是要改变广大法国人民的观念,教育他们:要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权,下一次立法时,要严禁滥杀无辜,但民主作为最高决策程序一定不能改变;美国的黑奴制曾经得到美国法律的正式认可,虽然它明显违反美国宪法里关于人权的规定,怎么办?也不能就因此废除民主制,而是要提醒美国人:尊重每个人不能光停留在宪法的纸面上,还必须落实到黑人兄弟身上,下次立法一定要把黑奴制废除了。民主制确实造成过一些灾难,但如果因此就抛弃民主制,那只会造成更大的灾难。文化大革命不是民主,而是民乱,那些到处打砸抢和进行武斗的帮派,哪里有什么民主程序的观念?

  3、建立民主政治的社会条件

  民主是个好东西,但要把它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社会成员中确立,则是一个极为艰难的社会工程;欧洲从古代到近代,中国三千年封建时代,再算上甘地之前的印度、二战之前的埃及,古今中外几千年,可能只有古雅典才发出过一丝民主的星光,而且只一百多年便湮灭了。要是以普选权为标志,民主得到广泛存在的时间也只一百年出头。

  这说明民主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件“奢侈品”,如果社会不发展到较高水准它就难以出现。我们可以看到,民主经常是和工商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的。这是因为,工商业社会是一个分工合作严密的社会体,和静态的农业社会不同,工商业社会不停地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物质及其他文明成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从这种不断增长的社会财富及其他社会成果中受益。但是,要把“蛋糕”越做越大,就必须充分调动所有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就必须有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它能顾及每个人的利益欲求,能使每个人都对这个社会体有认同感,能把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给他的回报结合起来,能使每个人都充满热情地工作。

  有些社会制度的基础是强制,这是不能达到上述效果的;要达到上述效果,社会制度只能建立在契约上。契约的三要素是:参与方是自愿的,是平等的,契约的内容必须同时有利于参与各方。契约性社会规范有两种。第一种只涉及一个一个局部的社会成员,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契约都属于这类。签订这种契约的各方(大部分情况下是两方)必须出于自愿;任何一方不同意契约就不能成立,所以是平等的;契约内容必须同时满足双方利益和意愿。但是,当社会性分工协作的网络把各个社会成员联系得日益紧密时,就出现了一些关系到所有成员的事情需要进行统一决策和管理,那种局部性的契约就不能满足这种社会需要。第二种契约应运而生,这就是民主政体。它把每个社会成员都包括进来,所有成员的加入都必须是自愿的,不愿意加入者可以移民到其他国家;所有成员都是平等的,不管你是高官还是平民,不管你是亿万富翁还是普通工人,都是一人一票,但这种契约不能所有人同意才能生效,那就什么决议也通不过,只能以大多数人意见为准;契约的内容必须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意愿。最后,如果民主政治作出的决议和一个局部性契约发生了冲突,那自然以前者为准。

  我想重点谈谈“平等”。众所周知,平等不能意味着分配结果平等,因为那样会给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以致命的打击。但平等永远是一个极重要的社会价值,它通过一系列方面体现出来:政治权利的平等、一人一票体现的平等、法律面前的平等、受教育和就业机会的平等,即使在收入上不能完全平等,也要通过累进税制等方法做调节,使收入差别不要太大。平等之所以成为被普遍接受的社会价值,正是因为它具有团结、凝聚所有人的社会效应。马斯洛在分析人的需求层次时认为,人满足了生存需要之后出现的就是被尊重的需要,平等就是相互尊重的基本形态。没有平等,大家或者无法合作,或者只能半心半意的合作,因此,为了大家能做到发自内心的合作,就要在社会上实行很大程度的平等,就要实行一人一票,否则,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就难以避免。

  因此,民主的实行程度和由分工协作造成的人们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有强烈的正相关关系。人们在生产生活上越相互依赖,相互需要,民主带来的社会收益就越大、非民主带来的社会成本就越高,民主就越容易成为社会成员们的共识。所以,如果说工商业是孕育民主的肥沃土壤,农业国家则是一片盐碱滩。

  这种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一方面和旧形式的、欧美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那是旧民主主义的共和国,那种共和国已经过时了;另一方面,也和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那种社会主义的共和国已经在苏联兴盛起来,并且还要在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无疑将成为一切工业先进国家的国家构成和政权构成的的统治形式;但是那种共和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还不适用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因此,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就是所谓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的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

  因此,全世界多种多样的国家体制中,按其政权的阶级性质来划分,基本地不外乎这三种:(甲)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乙)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丙)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第一种,是旧民主主义的国家。在今天,在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爆发之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没有民主气息,已经转变成或即将转变成为资产阶级的血腥的军事专政了。某些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可以附在这一类。

  第二种,除苏联外,正在各资本主义国家酝酿着。将来要成为一定时期中的世界统治形式。

  第三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所采取的过渡的国家形式。各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必然会有某些不同特点,但这是大同中的小异。只要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其国家构成和政权构成,基本上必然相同,即几个反对帝国主义的阶级联合起来共同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在今天的中国,这种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形式,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它是抗日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又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但可惜,抗战许久了,除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外,大部份地区关于国家民主化的工作基本上还未着手,日本帝国主义就利用这个最根本的弱点,大踏步地打了进来,再不变计,民族的命运是非常危险的。

  这里所谈的是“国体”问题。这个国体问题,从前清末年起,闹了几十年来还没有闹清楚。其实,它只是指的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各个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资产阶级总是隐瞒这种阶级地位,而用“国民”的名词达到其一阶级专政的实际。这种隐瞒对于革命的人民,毫无利益,应该为之清楚地指明。“国民”这个名词是可用的,但是国民不包括反革命分子,不包括汉奸。一切革命的阶级对于反革命汉奸们的专政,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要的国家。

  “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这是1924年在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庄严的声明。十六年来,国民党自己违背了这个声明,以致造成今天这样国难深重的局面。这是国民党一个绝大的错误,我们希望它在抗日的洗礼中改正这个错误。

  至于还有所谓“政体”问题,那是指的政权构成的形式问题,指的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没有适当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代表大会选举政府。但必须实行无男女、信仰、财产、教育等差别的真正普遍平等的选举制,才能适合于各革命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适合于表现民意和指挥革命斗争,适合于新民主主义的精神。这种制度即是民主集中制。只有民主集中制的政府,才能充分地发挥一切革命人民的意志,也才能最有力量地去反对革命的敌人。“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精神,必须表现在政府和军队的组成中,如果没有真正的民主制度,就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就叫做政体和国体不相适应。

  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这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共和国,这就是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的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我们现在虽有中华民国之名,尚无中华民国之实,循名责实,这就是今天的工作。

文章作者:未知  更新日期:2006-09-15
[文章浏览:][打印文章][发送文章
相关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三节 国务院2006-09-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2006-09-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2006-09-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2006-09-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七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2006-09-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2006-09-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章 司法保护2010-12-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章 法律责任2010-12-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章 附则2010-12-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目录2010-12-27
相关软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2006-01-15
阅读说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原“浪人文章”和“浪人下载”网站已合并为“老若尔文章软件站”,域名:https://Lre.cn(始建于2005年的一个小破站,)
  本站使用【啊估文章软件站】网站系统    网站管理员留言簿〗〖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