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发布文章][发布软件]  [中文繁體] 
 文章·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本 站 搜 索
[选项]
   推 荐 文 章       More...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口诀、释义、计算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口诀、释义..
  节气起源   二十四节..
中国年号列表 中国年号列表
  汉朝和新朝  西汉  建..
吉祥画、龙凤呈祥、八仙过海、白头偕老等的由来 吉祥画、龙凤呈祥、八仙过海、..
  吉祥画系列传说   中..
生活中常说的词语(成语)知识 生活中常说的词语(成语)知识
  【四大名绣】苏绣〖苏州〗..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
  1、中华民族概念提出 ..
《二十四孝》图文 《二十四孝》图文
  知道“二十四孝”的人,已..
龙的起源——身世之谜 龙的起源——身世之谜
两千三百年前,一位诗人同时又..
河洛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 河洛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
河洛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 河洛..
   阅 读 排 行
释迦牟尼佛成佛全历程(图) 释迦牟尼佛成佛全历程(图)
  一、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
历代祭黄帝陵诗词选 历代祭黄帝陵诗词选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点燃圣火(图)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点燃圣火..
第一棒火炬手许海峰高举火炬从..
关于编修族谱或家谱 关于编修族谱或家谱
编修族谱或家谱,女性入谱是一个..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
  1、中华民族概念提出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术(图)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术(图)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
一睹世界上各种奇特的桥(图) 一睹世界上各种奇特的桥(图)
南针峰桥   南针峰桥位于..
中国历朝历代及统治者简介--唐朝 中国历朝历代及统治者简介--唐朝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由..
文 章 信 息
揭开被遗忘的历史,秦始皇陵以帝国作陪葬(图)
评论()][留言][收藏
[文章分类:文化·历史 / 华夏文化][阅读选项

地宫中以水银表示帝国的疆域版图

  如果揭开秦始皇陵厚重的封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将是什么?充满玄机的地宫中,会有哪些帝国宝藏?九座分布在渭河北岸咸阳原上的西汉帝陵,是按什么规则排列?以石刻精品“昭陵六骏”而名闻天下的唐太宗李世民陵墓的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其原本壮观恢宏的陵园建筑能否复原?每当荟萃时代精华、隐藏着无数秘密的帝王陵有些许发现时,都会即刻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因为是周秦汉唐的故地,陕西的帝王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纵深透视、剖析其内外构造及其布局的绝佳场所。根据富有经验的考古专家的严密考证推敲,凭借最新影像复原技术,那些被深度掩埋的隐秘、被遗忘的帝王梦想,以及已飘零散落的盛世景观,纷纷呈现在我们眼前。

  在秦文化的潜层中,蕴藏着一种持续不断的创新机制,以变革求发展的传统文化刺激了统一后秦始皇业已膨胀的万世帝国梦想。为寻求制度上的保证,秦始皇将分工明确的王朝体系以陪葬坑的形式复制在地下与其灵魂相伴。近几年秦始皇陵的最新考古成果,正一步步剥离出陵墓中的帝国现实和理想。

  地宫是陵园内外诸多工程建设中最重要、最宏伟也是最复杂的项目,它是帝国皇帝豪华壮丽的灵魂居住场所,也是目前所知古代陵墓建筑之最。最新的物探成果显示,地宫位于封土堆中部的下方,东西长约170米,南北宽145米。墓室位于地宫中央,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50米,主体尚未完全坍塌;地宫深30米左右,墓室内空间高度15米左右;地宫中存放有大量的水银;墓室中可能存有金属制品。地宫内结构复杂,使用了大量的石质建材来构筑。

  地宫中使用水银不是秦始皇的首创。春秋战国时期,高级贵族墓葬中放置水银的现象并不鲜见,但在地宫中用水银来表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设计,却是惟秦始皇陵所独有,燕雀和鸿鹄之间的差异昭然若揭。地宫中以水银表示帝国的疆域版图,使得秦始皇的个人形象在我们心中立即变得高大起来,他的兴奋点已远远超越了满足财富和权势的低级欲望,他殚精竭虑勤奋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帝国的明天。

  规划中的秦始皇陵封土高115米,虽然受秦末战争的影响,封土没有堆筑到设计中的高度,但也高达50余米,在中国古代封土墓葬中极为罕见,其象征意义无疑会使帝国皇帝的威势声名远播。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在秦陵封土堆下的发现。墓圹周围有一组高出地表30米左右、体量巨大的台阶式墙状夯土台。东西夯土台的中间部位各留有一处缺口,与墓道重合。夯土台阶外侧各层台阶或墙状夯土台顶面上铺设有木构瓦面建筑,后来又被全部覆盖在封土之下。

  封土之下台阶式建筑是做什么用的?难道它就是供皇帝灵魂出游登高望远的“中成观游”?

  首都咸阳的布局形式与始皇陵园相去甚远

  秦陵豪华的地宫和高大的封土被两重南北长大于东西宽的垣墙围护。这种长方形陵园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关注的意义,它只是利用了骊山北麓的地形而已。倒是内外垣墙相互套合的形式值得我们注意。

  秦始皇陵之前的秦国陵园一直流行以环绕陵墓的环壕来标志墓园,没有修建高出地面的墙垣建筑的传统。战国时,秦国与东方各国的交往日趋频繁,河北中山王陵和河南魏王陵中出现的两重墙垣式的陵园建制,可能对秦陵的修建产生了一些影响。秦始皇陵园采用的便是双重垣墙,只不过尺度要远远大于东方国家。

  除了在陵园内分布着各种形式的宫廷建筑外,陵园内外城垣上分别建造着恢宏的门阙。内外城东、西门规模相当;内外城南门的结构大同小异,但至今在外城北垣的中部没有发现门址,这或许暗示着秦始皇陵园不是以北为主方向的。

  考古发现的帝国首都咸阳城虽然总体布局还不是十分周详,但宫城和城区的布局形式却与陵园相去甚远。宫城坐落在高高的咸阳原上,它独立成区,俯瞰着脚下达官贵人和黎民百姓居住生活的城市。倘若将考古发现的咸阳布局和陵园作对应分析,多数内容是无法契合的。陵园的布局无疑有咸阳城的影子,但是,这里更多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皇帝灵魂的家园,是秦始皇心目中的帝都规划图。

  帝国的政权机构以陪葬坑形式出现在始皇的陵园中

  秦陵的建设分统一前(公元前246-前221年)与统一后(公元前221—前208年)两个时期。统一前,秦始皇陵虽然在持续不断地建设着,但国力和王室的注意力并不在此,由是造成了陵园建造进展不大的局面。统一前,十几岁的秦王在陵园设计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毕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统一后,秦始皇个人在陵园设计中的绝对主导作用又是没人能够企及的。

  现在所能看到的陵园内外的考古现象,多数是统一后征调全国的力量所为。此时,经历了从秦王即位到统一全国改称秦始皇的划时代变革,秦国社会发生了恍如隔世的变化,陵园的最初设计理念和统一后继续建造希望表达的内容之间,也有重大的改变。

  秦陵的外藏系统由地宫之内各层台阶上的陪葬坑、地宫外封土下的陪葬坑、内外城之间的陪葬坑、外城之外的陪葬坑四个层次构成。以陪葬坑的形式构成秦始皇陵园的外藏系统是秦人的首创。先秦时期的外藏仅仅以车马坑或车马器为其主要内容,加上玄宫中的礼乐重器、生活用具,反映的埋葬观念不过是形而下之的贪婪占有;而到了秦始皇陵园,形式上看似与之没有质的区别的陪葬坑,反映的埋葬观念却有了质的、形而上的创新。秦始皇对他一手创设的皇权之下的中央集权官僚政体充满自信,他明白忠实于帝国及帝国皇帝的各级官僚和他们所统属的机构,不仅是帝国万世基业的保证,也是维系皇帝死后能继续拥有至高权利的条件。

  秦帝国时期中央政府最重要的中枢是三公九卿,它所代表的“百官”权利来自皇帝,在皇帝生前为帝国鞠躬尽瘁,贡献着忠诚;在皇帝死后,它们仍然一如既往地为帝国皇帝尽忠。陵园内城西南角的一个陪葬坑中出土了8个文官俑,从伴出的青铜钺及俑身佩挂的刮削竹木简的陶削,可推测这是三公九卿中主管监狱和司法的“廷尉”。帝国的政权机构以陪葬坑形式出现在始皇的陵园中,这是秦帝国辉煌时期帝国心态、帝国形态、科技文化现时态的集中再现。

  从秦始皇陵地宫、封土、建筑、城垣、陪葬坑等,均可看到无所不在的皇帝观念,其设计理念体现了秦始皇个人对皇权之下中央集权体制的自信与骄傲,其最重要之处便是超越皇帝个人生活欲望之上的帝国理念的展现。而这种将自身命运与帝国统治融为一体的生死观也仅见于秦和西汉皇帝的陵墓。秦皇汉武,那是古老的中国最生机勃勃的年代,野心与智慧,激情与原则,创造与规划,长生与不死,都在帝王的掌控之中。

文章作者:未知  更新日期:2006-09-28
[文章浏览:][打印文章][发送文章
阅读说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原“浪人文章”和“浪人下载”网站已合并为“老若尔文章软件站”,域名:https://Lre.cn(始建于2005年的一个小破站,)
  本站使用【啊估文章软件站】网站系统    网站管理员留言簿〗〖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