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国学典籍 / 汉语成语][阅读选项] |
|
【千人一面】 众多人一个脸谱。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
【千人所指】 被众人指责。
【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谓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
【千了百当】 谓一切了结、妥贴。
【千了万当】 见“千了百当”。
【千刀万剁】 本指古代凌迟的酷刑,后亦常用为咒骂语。
【千刀万剐】 见“千刀万剁”。
【千山万水】 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艰险、遥远。
【千山万壑】 同“千岩万壑”。
【千千万万】 ①形容数量极多。②犹千万,务必。表示恳切丁宁。
【千夫所指】 ①犹千人所指。②多指众多敌对者的指责。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见“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千日打柴一日烧】 见“千日斫柴一日烧”。
【千日斫柴一日烧】 亦作“千日打柴一日烧”。①比喻持久奋斗而一旦成功。 ②比喻平时积攒,一朝花费。
【千水万山】 见“千山万水”。
【千方百计】 谓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千古一律】 谓从来如此。
【千古一时】 喻指难得的机会。
【千古一辙】 谓自古相同。
【千古不朽】 谓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千古不磨】 犹千古不朽。
【千古绝唱】 指从来少有的绝妙佳作。
【千古绝调】 犹千古绝唱。
【千古独步】 谓独具风格,无与伦比。形容造诣之深。
【千叮万嘱】 再三嘱咐。
【千生万死】 谓历尽艰险。
【千生万劫】 世世代代,永久。
【千回百折】 犹言千回百转。
【千回百折】 见“千回百折”。
【千回百转】 形容反复回旋或进程曲折。
【千回百转】 见“千回百转”。
【千回万转】 见“千回百转”。
【千年一律】 犹言千古一律。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千形万状】 各式各样的形状。形容变化多。
【千村万落】 形容众多的村落。
【千里一曲】 古传黄河源出昆仑山,河水九曲,一曲千里,流入渤海。见 《初学记》卷六引《河图》。《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曷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后用以比喻举止随便,不拘小节。
【千里之任】 指远行千里的重任。后亦比喻重任。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千里远的路程,须从迈第一步开始。比喻事情总是 从头做起,逐步进行而成。语出《老子》:“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千里之志】 远大的志向。
【千里之隄,溃于蚁穴】 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蚂蚁洞穴而崩溃。比喻小 事不慎将酿成大祸。语本《韩非子·喻老》:“千丈之隄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千里迢迢】 形容路途遥远。
【千里送鹅毛】 亦作“千里寄鹅毛”。据《路史》记载,云南俗传,古代土 官缅氏派遣缅伯高送天鹅给唐朝,过沔阳湖,鹅飞去,坠一翎。缅伯高只好将一翎贡上,并说:“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后用以比喻礼物微薄而情意深重。
【千里神交】 相隔千里,精神契合。谓友情深厚。
【千里姻缘一线牵】 谓夫妻婚配是命中注定,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红线牵连 而成。语出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
【千里姻缘使线牵】 见“千里姻缘一线牵”。
【千里寄鹅毛】 见“千里送鹅毛”。
【千里无烟】 谓广大地区粮尽炊断。
【千里结言】 谓与远方朋友相约之言。
【千里莼羹】 见“千里莼羹”。
【千里莼羹】 旧时多作思乡之辞。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曰:‘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千里,湖名,在江苏溧阳县。莼羹,用莼菜煮的汤。原为具有吴地风味的名菜,后泛指本乡特产,含思乡之意。亦作“千里莼羹”。
【千里骏骨】 比喻贤才。
【千里餽粮,士有饥色】 谓远粮不解近饥。
【千里鹅毛】 比喻情深义重的微小礼品。
【千兵万马】 犹千军万马。
【千伶百俐】 形容非常机灵。
【千言万语】 形容说的话很多。
【千言万说】 犹千言万语。
【千辛万苦】 ①许许多多艰难困苦。②谓经受很多艰难困苦。
【千灾百难】 多灾多难。
【千奇百怪】 形容十分希奇古怪,亦指各种各样奇怪的事物。
【千呼万唤】 形容一再催促、呼唤。
【千依百顺】 形容非常顺从。
【千金一刻】 形容时间宝贵。
【千金一笑】 犹言千金买笑。
【千金一瓠】 比喻物虽轻贱,关键时得其所用,却十分珍贵。
【千金一壸】 见“千金一瓠”。
【千金一诺】 谓守信用,不轻易许诺。语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 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千金一掷】 极言豪奢。
【千金之子】 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千金之家】 指富豪之家。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 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千金用兵,百金求间】 极言用兵时离间对方的重要。
【千金市骨】 花费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招揽人才的迫切。战国时郭 隗以马作喻,劝说燕昭王招揽贤士,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比喻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
【千金敝帚】 比喻人各以其所有为珍贵。语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千金买笑】 花费千金,买得一笑。谓不惜代价,博取美人欢心。语本南朝 宋鲍照《代白纻曲》之二:“齐讴秦吹庐女弦,千金顾笑买芳年。”
【千门万户】 ①形容殿宇深广。②形容人户众多。
【千状万态】 同“千态万状”。
【千思万想】 犹千思万虑。
【千思万虑】 形容反复思考或多方面思考。
【千回百折】 见“千回百折”。
【千回百转】 见“千回百转”。
【千秋人物】 名垂后世的人物。
【千秋万世】 ①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②婉言帝王之死。
【千秋万古】 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
【千秋万代】 见“千秋万世”。
【千秋万岁】 ①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②祝长寿之辞。③婉言帝王之死。 ④指千岁鸟、万岁禽,传说中的长寿神鸟。⑤见“千秋岁引”。
【千姿百态】 谓姿态丰富多采。
【千姿万态】 见“千姿百态”。
【千差万别】 形容品类繁多,差别很大。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谓将才难得。
【千军万马】 形容兵马众多声势浩大。
【千红万紫】 ①形容百花竞艳。②借指百花。
【千真万确】 非常确实。
【千恩万谢】 再三称谢,表示无限感激。
【千峰百嶂】 形容山峦重叠。
【千峰万壑】 犹千岩万壑。
【千乘万骑】 形容车马之盛。
【千条万端】 犹言千言万语。
【千条万绪】 犹千端万绪。
【千条万缕】 形容条缕繁多。
【千仓万箱】 形容丰年储粮之多。语出《诗·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 乃求万斯箱。”
【千家万户】 众多人家。
【千章万句】 犹千言万语。指书面文字。
【千万买邻】 谓好邻居的可贵。
【千钧一发】 千钧重物用一根头发系着,比喻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语本《 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千补百衲】 形容衣服很破,补了又补。
【千丝万缕】 ①千根丝,万根线。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②比喻彼 此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或感情、思绪纷繁。
【千载一日】 犹千载一时。
【千载一时】 形容机会难得。
【千载一逢】 见“千载一遇”。
【千载一遇】 形容机会难得。
【千载一圣】 千年出一圣人。谓圣人不常有。
【千载一会】 见“千载一遇”。
【千载一弹】 典出《汉书·王吉传》:“吉与财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 财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吉,字子阳。后以“千载一弹”极言彼此交情深厚,甚为难得。
【千载奇遇】 形容极其难得遇到。
【千载难逢】 一千年也难遇到。形容机会的难得与可贵。
【千载难遇】 见“千载难逢”。
【千岁一时】 犹千载一时。
【千岁鹤归】 晋陶潜《搜神後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 山。後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高上冲天。”后以“千岁鹤归”指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千愁万恨】 极言愁苦怨恨之多。
【千愁万绪】 许许多多忧愁和思绪。
【千沟万壑】 ①形容沟壑极多。②比喻道路坎坷不平。
【千汇万状】 种类纷繁,形态多样。
【千语万言】 见“千言万语”。
【千端万绪】 形容事物纷杂,头绪繁多。
【千闻不如一见】 指听得再多还不如亲见更为可靠。
【千态万状】 极言状态之多。
【千绪万端】 犹千端万绪。
【千虑一失】 《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后用“千虑一失”指聪明人即使反复考虑,也难免会有失误的地方。
【千虑一得】 愚笨人的细致考虑也会有可取的地方。语本《晏子春秋·杂下 十八》:“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後常用为发表意见时的自谦之词。
【千篇一律】 本指诗文公式化,后亦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语本南朝梁钟 嵘《诗品》卷中:“谢康乐云:‘张公虽复千篇,犹一体耳。’”
【千疮百孔】 谓破败不堪或弊病很多。
【千疮百痍】 犹千疮百孔。
【千娇百媚】 极言女子容态之美丽动人。
【千头万序】 见“千头万绪”。
【千头万绪】 亦作“千头万序”。形容事物复杂纷乱,头绪繁多。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千棰打锣,一棰定声】 见“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千锤百柬】 ①比喻对诗文等再三精心修改。语本晋刘琨《重赠卢谌》诗: “何意百柬刚,化为绕指柔。”唐皮日休《刘枣强碑》:“百岁有是业者,雕金篆玉,牢奇笼怪。百锻为字,千柬成句,虽不追躅太白,亦後来之佳作也。”②比喻历经多次磨难。
【千磨百折】 形容受磨难、遭曲折之多。
【千难万苦】 犹千辛万苦。
【千难万险】 极言困难、危险之多。
【千难万难】 犹言好不容易。
【千龄万代】 犹千秋万代。极言岁月长久。
【千岩万壑】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 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后用以形容峰峦与山谷极多。
【千变万化】 极言变化无穷。
【千变万状】 形容变化繁多,情状不一。
【千变万轸】 千变万化。轸,转。
【卓乎不群】 同“卓尔不群”。
【卓有成效】 有卓越的成绩或效果。
【卓然不群】 同“卓尔不群”。
【卓尔不群】 谓超出常人。
【卓尔独行】 谓超越众人,不随俗浮沉。
【卓荦不羁】 谓卓越超群,不甘受拘束。
【直入公堂】 比喻言行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直上青云】 比喻官运亨通,直登高位。
【直上直下】 ①上下一贯。②从上到下,从头到脚。③形容陡直。
【直口无言】 犹言哑口无言。
【直内方外】 语出《易·坤》:“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谓内心正直、 行事方正。
【直抒胸臆】 谓不加掩饰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直言不讳】 同“直言无讳”。
【直言切谏】 同“直言极谏”。
【直言正色】 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直言正谏】 同“直言极谏”。
【直言极谏】 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②直言极谏 科的省称。
【直言无讳】 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
【直言无隐】 直言无讳。
【直言贾祸】 说直话的人会惹祸。贾,买。引申为招致。如:直言贾祸在历 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因此,明哲保身的人大都缄口无言。
【直眉怒目】 形容发怒的样子。
【直眉楞眼】 亦作“直眉睖眼”。①竖眉瞪眼。②形容眼神发直。
【直眉睖眼】 见“直眉楞眼”。
【直眉瞪眼】 ①发怒貌。②形容发呆的样子。
【直捷了当】 同“直截了当”。
【直接了当】 同“直截了当”。
【直情径行】 任着自己的性情径直去做。语出《礼记·檀弓下》:“子游曰: ‘礼有微情者,有以故兴物者,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孔颖达疏:“谓直肆己情而径行之也。”
【直道而行】 按照正道行事。
【直截了当】 形容说话、做事不绕弯子,干脆爽快。
【直讠忍不讳】 直截了当承认,毫不回避隐瞒。
【直撞横冲】 形容向前突破,不可阻挡或毫无顾忌地乱冲乱闯。
【直谅多闻】 谓正直诚信,博学广识。语出《论语·季氏》:“益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刑昺疏:“直谓正直,谅谓诚信,多闻谓博学。”
【直权无华】 质朴无文采。
【卑之无甚高论】 《汉书·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 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本谓要多谈当前可行的事,不要妄发过高的空论。后用来表示见解一般,没有什么独到之处。
【卑不足道】 见“卑卑不足道”。
【卑以自牧】 谓以谦卑自守。语出《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王弼注:“牧,养也。”高亨注:“余谓牧犹守也,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
【卑身屈体】 见“卑身贱体”。
【卑身贱体】 ①谓俭约勤苦。②弯腰俯首,屈从奉迎。
【卑卑不足道】 谓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卑宫菲食】 谓使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语出《论语·泰伯》:“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卑躬屈节】 见“卑躬屈膝”。
【卑躬屈膝】 弯腰下跪。形容毫无骨气,谄媚奉承。
【卑鄙无耻】 品行恶劣,不知廉耻。
【卑鄙龌龊】 丑恶肮脏。多指人的品质、行为。
【卑礼厚币】 谓礼节谦恭,所赠币帛等礼物丰厚。
【卑辞厚币】 见“卑辞重币”。
【卑辞厚礼】 言辞谦恭,礼物丰厚。
【卑辞重币】 谓言辞谦恭,礼物丰厚。
|
文章作者:未知 更新日期:2006-11-18 |
[文章浏览:][打印文章][发送文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