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发布文章][发布软件]  [中文繁體] 
 文章·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本 站 搜 索
[选项]
   推 荐 文 章       More...
《颜氏家训》前言 《颜氏家训》前言
  前言   颜氏家训──..
《百战奇法》序言 目录 《百战奇法》序言 目录
  序言   《百战奇法》..
《孝经》评价 《孝经》评价
  评价   《孝经》堪称..
《孝经》导读 《孝经》导读
  导读   《孝经》是一..
《弟子规》详解 《弟子规》详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孙子兵法》前言 《孙子兵法》前言
  前言   《孙子兵法》..
《论语》及其养生学思想 《论语》及其养生学思想
  《论语》是孔子弟子所记录..
《论语》简介 《论语》简介
  《论语》是孔子和其弟子的..
   阅 读 排 行
《素女妙论》二 九势篇 《素女妙论》二 九势篇
  二、九势篇   帝问曰:..
《伤寒杂病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伤寒杂病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少..
《素女经》原文 《素女经》原文
  【原文】   黄帝问素女..
《训蒙骈句》卷下 九青 《训蒙骈句》卷下 九青
  卷下   九青   宣..
《传习录》卷上 门人薛侃录 “一以贯之”的功夫 《传习录》卷上 门人薛侃录 “一..
薛侃·录 薛侃(?——1545年),..
《房内记》玉茎小第廿七 《房内记》玉茎小第廿七
  玉茎小第廿七   《玉房..
《徐霞客游记》第二十篇 楚游日记 《徐霞客游记》第二十篇 楚游日记
  第二十篇 楚游日记   楚..
《竹书纪年》魏纪 《竹书纪年》魏纪
魏纪 [一]按《纪年》:……(燕..
文 章 信 息
《汉语成语》上篇:仁 什 仍 仇 化 令 付 仗 代 仙 他 全
评论()][留言][收藏
[文章分类:国学典籍 / 汉语成语][阅读选项
【仁人志士】 有德行、有志向、为理想献身的人。

【仁人君子】 ①旧称好心肠的正派人。②用作反语讽刺伪君子。

【仁人义士】 有德行并信守节义的人。

【仁至义尽】 语出《礼记·郊特性》:“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孔 颖达疏:“不忘恩而报之,是仁;有功必报之,是义也。”原指古时年终极其虔诚地祭享对农事有功的诸神、万物,以为报答,谓蜡祭极尽了仁义之道。后用以形容对人的爱护、关心、帮助尽了最大努力。

【仁同一视】 犹言一视同仁。

【仁言利博】 谓有德行的人说的话益处很大。语出《左传·昭公三年》:“ 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亦作“仁言利溥”。

【仁言利溥】 见“仁言利博”。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仁者见它说它是仁,智者见它说它是智。指对待同 一事物,其见解因人而异。语本《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高亨注:“知读为智,阴阳之道,衤复杂而少变化。人面临具体现象,往往有不同之讠忍识,仁者见之则谓之仁,智者见之则谓之智。”参见“见仁见智”。

【仁者能仁】 旧谓有身份的人所做的事总是有理。

【仁柔寡断】 谓柔弱而缺乏主见。

【仁义道德】 ①儒家所提倡的仁爱正义等行为标准。②泛指旧时提倡的道德 规范。

【什围伍攻】 古时兵法,谓以十敌一则围歼之,以五敌一则攻击之。

【仍陋袭简】 因陋就简。谓凭借原有的简陋条件办事。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见“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见“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谓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 敏感。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谓当敌对的双方彼此相逢时,格外怒不可遏。

【仇人相见,分外眼睁】 同“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化干戈为玉帛】 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语本《淮南子·原道 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於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化及豚鱼】 比喻教化普及而深入。语本《易·中孚》:“中孚,柔在内而 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化日光天】 ①谓太平盛世。②比喻众目昭彰、是非分明的场合。

【化民成俗】 教化百姓,使形成良好的风尚。

【化民易俗】 教化百姓,改变风俗。

【化若偃草】 谓教化推行如风吹草伏。形容教化之易推行。语本《论语·颜 渊》:“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化性起伪】 谓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化枭为鸠】 比喻变凶险为平安。枭即猫头鹰,旧时认为是凶鸟,鸠是吉祥 之鸟。

【化为泡影】 变成很快就消失的水泡和影子。形容希望落空。

【化为乌有】 汉司马相如作《子虚赋》,虚构对话者三人,其一曰:乌有先 生。乌有,哪有,无有。后因以“化为乌有”形容全部丧失、全部落空,或全部没有了。

【化零为整】 集合许多分散的部分成为整体。

【化腐成奇】 谓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或变无用为有用。语本《庄子·知 北游》:“是其所美者为神奇,所恶者为腐朽。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化腐为奇】 见“化腐成奇”。

【化险为夷】 化险阻为平易;转危为安。

【化整为零】 把一个整体分成许多零散部分。

【化鸱为凤】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 本《後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令行如流】 谓命令的推行象水流向下一样迅速顺利。

【令行禁止】 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形容法令或纪律严明。

【令人发指】 《庄子·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 上指冠。”《史记·刺客列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后以“令人发指”形容使人愤慨到了极点。

【令原之戚】 《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 也永叹。”毛传:“脊令,雝渠也。”郑玄笺:“雝渠,水鸟。而今在原,失其常处,则飞则鸣求其类,天性也,犹兄弟之於急难。”后因以“令原之戚”指兄、弟去世。

【付之一炬】 点它一把火,意即烧掉。语本唐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 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付之一笑】 用笑一笑来对待。表示不值得理会。

【付之东流】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 东流水。”东流,指向东流入大海的江河。后因以“付之东流”或“付诸东流”比喻完全葬送或落空。

【付之度外】 谓置于胸臆之外,不加考虑。

【付诸东流】 见“付之东流”。

【仗马寒蝉】 皇帝仪仗中用的马和寒风中的蝉。比喻噤口不言者。

【仗势欺人】 凭借权势欺压别人。

【仗节死义】 谓坚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仗义执言】 伸张正义,激昂陈词。

【仗义疏财】 亦作“仗义疏财”。谓重义气而分财助人。

【仗义疏财】 见“仗义疏财”。

【代马依风】 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代马望北】 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代越庖俎】 《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成玄英疏:“庖人,谓掌庖厨之人,则今之太官供膳是也。尸者,太庙中神主也。祝者,则今太常太祝是也,执祭版对尸而祝之,故谓之尸祝也。樽,酒器也。俎,肉器也。”后因以“代越庖俎”比喻越出本分,代行其事。

【仙山楼阁】 《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 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唐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后因称仙人所居住的仙境为“仙山楼阁”。多用于形容奇异不凡或美妙空幻的境界或景象等。

【仙山琼阁】 见“仙山楼阁”。

【仙风道骨】 ①道教语。谓有仙人及得道者的气质神采。②喻指超凡绝俗的 品貌风度。

【仙风道格】 犹言仙风道骨。

【仙风道气】 犹仙风道骨。

【仙姿玉质】 形容姿容清秀品格高洁。

【仙姿佚貌】 仙子的姿质,秀逸的容貌。形容女子出色的姿容。佚,通“逸”。

【仙液琼浆】 指美酒。

【仙露明珠】 晶莹圆润的露珠和珍珠。

【他山之石】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毛传:“错, 石也,可以琢玉。举贤用滞,则可以治国。”郑玄笺:“它山喻异国。”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毛传:“攻,错也。”本谓别国的贤才也可用为本国的辅佐,正如别的山上的石头也可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后因以“他山之石”喻指能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缺点或提供借鉴的外力。

【全力以赴】 将全部力量用上去。

【全心全意】 谓投入全部精力,没有杂念。

【全功尽弃】 全部努力完全白费。亦指已获取的成就完全毁弃。

【全民皆兵】 谓把能参加战斗的人民全都武装起来,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全受全归】 语出《礼记·祭义》:“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 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封建礼教认为人的形体来自父母,应当以完全无亏的身体,还之父母。

【全始全终】 ①首尾圆满、完美。②做事首尾一致。

【全军覆没】 谓整个军队被消灭。

【全神贯注】 谓集中全副精神。

【全神关注】 一心注意。

【全神灌注】 同“全神贯注”。

【全能全智】 见“全智全能”。

【全无心肝】 ①《南史·陈纪下》:“(陈叔宝)既见宥,隋文帝给赐甚厚, 数得引见,班同三品。每预宴,恐致伤心,为不奏吴音。後监守奏言:‘叔宝云“既无秩位,每预朝集,原得一官号。”’隋文帝曰:‘叔宝全无心肝。’”后称人无羞耻之心或没有良心为“全无心肝”。②谓毫无心计。

【全智全能】 亦作“全能全智”。谓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全盘托出】 喻全部说出或全部拿出,一点不保留或隐瞒。

【全璧归赵】 同“完璧归赵”。

文章作者:未知  更新日期:2006-11-18
[文章浏览:][打印文章][发送文章
上下篇章
·《汉语成语》上篇:以2006-11-18
·《汉语成语》上篇:企 休 伏 伐 任 仰 伊 似 何 佐 伸 作 伯2006-11-18
·《汉语成语》上篇:伶 低 你 位 伴 伺 佛 来 佳 侍 佶 供 使2006-11-18
·《汉语成语》上篇:侏 侜 佻 佩 佹 侈 依 佯 侔 俎 便2006-11-18
相关文章
·《汉语成语》上篇:伶 低 你 位 伴 伺 佛 来 佳 侍 佶 供 使2006-11-18
·《汉语成语》上篇:侏 侜 佻 佩 佹 侈 依 佯 侔 俎 便2006-11-18
·《汉语成语》上篇:例 侃 修 俏 保 俐 俗 俛 系 信 侯 俟 倖 借 倚 倒2006-11-18
·《汉语成语》上篇:条 脩 俱 倡 俾 倜 俯 倦 倔 做 偃 偭 偶 偎 偷 停 偏2006-11-18
·《汉语成语》上篇:假 伟 禽 傲 傅 傍 债 传 傫 伤 倾 像 佣 仆 僵 价 俭 儋2006-11-18
·《汉语成语》上篇:亿 仪 僻 儒 儗 侭 优 俨 八 六2006-11-18
·《汉语成语》上篇:公 并 共 兵 弟 其 并 具 典 前2006-11-18
·《汉语成语》上篇:一 (1)2006-11-17
·《汉语成语》上篇:一 (2)2006-11-17
·《汉语成语》上篇:一 (3)2006-11-17
相关软件
·啊估汉语成语接龙 V1.22021-05-12
阅读说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原“浪人文章”和“浪人下载”网站已合并为“老若尔文章软件站”,域名:https://Lre.cn(始建于2005年的一个小破站,)
  本站使用【啊估文章软件站】网站系统    网站管理员留言簿〗〖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