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文化·历史 / 华夏文化][阅读选项] |
|
河图传说

伏羲对日月星辰,季节气候,草木兴衰等等,有一番深入的观察。不过,这些观察并未为他理出所以然来。一天,黄河中忽然帮出了「龙马」,也就是这一刻,他突然发现自己正处于一种强烈的精神震憾之中,深切地感到了自身与所膜拜的自然之间,出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和谐一致。他发现龙马身上的图案,与自己一直观察万物自然的「意象」心得暗合,就这样,伏羲通过龙马身上的图案,与自己的观察,画出了「八卦」,而龙马身上的图案就叫做「河图」。在「山海经」中说「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伏羲的“经卦”是来源于天文现象, 它的“根”是《河图》。
洛书传说

洛书与大禹:自伏羲发现河图,这以后差不多过了八百年,当时洪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大禹临危受命,婚后第四天就率众治水,并且三过家门而不入。各种方法都用过了,大禹始终没有找到治水的良策,后来有一天,他发现一只五色彩龟出现在洛水,背上的纹理形态如同文字,就此,大禹就发现了「洛书」了。

河图洛书为华夏文明之源头。《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相传,距今七、八千年之伏羲时代,一龙马从黄河跃出,其身刻有“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之数字,此为河图。伏羲依照河图而演绎为八卦。今孟津老城西北之负图寺(亦名伏羲庙),据说为当年“龙马负图”之处。大禹治水时,一神龟从洛河爬出,背上数字排列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此为洛书。大禹依照洛书制定出治理天下之九章大法。今洛宁洛河岸边西长水村旁,有“洛出书处”古碑两通,据说为当年“神龟贡书”之处。河图洛书以天地之数奇妙组合而涵盖天人合一思想之宇宙图式,反映出东方哲学思想之精髓。河图和洛书,乃由天象观察中产生的,在三代时期就成为帝王的宝贵之物。河图和洛书构造简明,它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清代经学家廖平,曾将《诗经》,《易经》,《内经》三者反复印证,证实了内经的理论本于易经,而易经之数理又取则于河洛。
繋辞传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又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此河图之数也。
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阴阳,天地之象。图式以白圈为阳,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为地,为偶数。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所以图式结构分布为: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图乃据五星出没时节而绘成。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运行,以二十八宿舍为区划,由于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古人用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由此可见,河图乃本五星出没的天象而绘制,这也是五行的来源。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当冬气交令,万物蛰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热,火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正当春气当令,草木萌芽生长,所谓“春到人间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见于西方,古代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杀伐之气当令,万物老成凋谢,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见于中天,表示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土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前人指出,洛书数字本太一下九宫而来,以四十五数演星斗之象。九宫八风图配合八风,八卦,中央一宫,即洛书的中宫,乃周围八宫的核心。古人观测天象,认为北极星(太乙)之位恒居北方,可以作为中心以定位的标准。九宫是据北斗斗柄所指,从天体中找出九个方位上最明亮的星为标志, 便于配合斗柄以辨方定位, 发现九星的方位及数目, 即洛书的方位和数目。
北极居中何以能下九宫。前人指出,体为北极,用在北斗,以斗为帝车,言北斗为北极帝星所乘之车,因北斗绕北极而旋转,就是北极帝星乘车临御八方之象,若根据斗柄旋指的八宫方位,便能推知四时八节的气象变化,也就是九代表了不同的时序。
洛书九宫数,以一,三,七,九为奇数,亦称阳数,二,四,六,八为偶数,亦称阴数。阳数为主,位居四正,代表天气;阴数为辅,位居四隅,代表地气;五居中,属土气,为五行生数之祖,位居中宫,寄旺四隅。由此可得出三点: 一,洛书九宫是观测太一之车,即北斗斗柄从中央临御四正四隅而形成的。二,提出了洛书九宫与八卦的阴阳变化存在的密切关系。三,阐明了“太一游宫”引起的四时八节及二十四节气的节令转移和气象变化。
洛书:据说古时有一个三岁小童喜观人对奕,日日不息,有一日看着看着脱口而出“这不就是河图洛书吗?”奕者邀其共奕,小童答道需三日之后方可。说完回到家中,悬挂河图洛书于壁,闭门静思。三日后,与人对奕无往不胜。
洛书古称龟书,传说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象,结构是载九履一,左三右四,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见图)。
前人指出,洛书数字本太一下九宫而来,以四十五数演星斗之象。九宫八风图配合八风,八卦,中央一宫,即洛书的中宫,乃周围八宫的核心。古人观测天象,认为北极星(太乙)之位恒居北方,可以作为中心以定位的标准。九宫是据北斗斗柄所指,从天体中找出九个方位上最明亮的星为标志,便于配合斗柄以辨方定位,发现九星的方位及数目,即洛书的方位和数目。
北极居中何以能下九宫。前人指出,体为北极,用在北斗,以斗为帝车,言北斗为北极帝星所乘之车,因北斗绕北极而旋转,就是北极帝星乘车临御八方之象,若根据斗柄旋指的八宫方位,便能推知四时八节的气象变化,也就是九代表了不同的时序。
洛书九宫数,以一、三、七、九为奇数,亦称阳数,二、四、六、八为偶数,亦称阴数。阳数为主,位居四正,代表天气;阴数为辅,位居四隅,代表地气;五居中,属土气,为五行生数之祖,位居中宫,寄旺四隅。由此可得出三点:一。洛书九宫是观测太一之车,即北斗斗柄从中央临御四正四隅而形成的。二。提出了洛书九宫与八卦的阴阳变化存在的密切关系。三。阐明了“太一游宫”引起的四时八节及二十四节气的节令转移和气象变化。
|
文章作者:未知 更新日期:2007-01-29 |
[文章浏览:][打印文章][发送文章] |
|
|
|